立春习俗——咬春
立春,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开始。每年的2月3日或4日,太阳黄经达到315度时,即为立春。立春之时,寒气渐消,阳光渐暖,大地苏醒,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。在中国,立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咬春。
咬春,顾名思义,就是在立春这一天,人们会吃春卷,以象征着新春的来临。这个习俗源自于古代的传说,据说古时候有一种猛兽叫做“年兽”,它喜欢在除夕夜出来捣乱,吃掉村民的家禽和牲畜。后来,村民们发现,年兽害怕红色和火光,于是便开始贴红纸、放鞭炮来驱赶年兽。后来,他们又发现,年兽在春天特别容易被吓跑,于是乎,春季到来的第一天,村民们便开始包裹着蔬菜和肉馅的春卷,咬住春卷,象征着咬住了“年兽”,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,吉祥如意。
咬春的习俗已经流传了数百年,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。每逢立春,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饭店宴会,春卷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。制作春卷是一项需要技巧的手艺,首先将蔬菜和肉馅搅拌均匀,然后将馅料包入薄脆的春卷皮中,最后入锅炸至金黄酥脆。春卷的形状长而圆,寓意着长长久久。而且,春卷的馅料多样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,有素春卷、肉春卷、海鲜春卷等等,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。无论是香脆可口的春卷皮,还是鲜美丰富的馅料,都让人食欲大开。
除了食用春卷,咬春还有其他形式的庆祝活动。在一些地方,人们会在立春这一天,举行各种各样的庙会,如东北的“咬春庙会”、江南的“咬春节”,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购物。庙会上,人们穿着传统的汉服,载歌载舞,唱着欢快的春节歌曲,品尝各种传统美食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庙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,就是咬住挂在高处的春卷,象征着抓住了新年的好运气。
咬春不仅仅是一种习俗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通过咬春这个活动,人们表达了对新春的期盼和祝福,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充满喜庆和好运。咬春的背后蕴含着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无论是家人团聚品尝春卷,还是朋友们在庙会上共同咬春,都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。咬春这一习俗,不仅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交流,更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。
立春习俗中的咬春,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又充满了欢乐和祝福的气氛。每年的立春之日,人们通过咬春来庆祝春节的到来,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。春卷的美味和庙会的热闹,让人们倍感喜悦和满足。咬春,不仅是一种吃的行为,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,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许。让我们一起咬住春卷,咬住幸福,咬住好运,迎接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新的一年的到来!
下一篇